日期: 游客,欢迎您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资源中心说课议课  

说课议课系列:吴学录-田同标名师课堂《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点评
上传:管理员 来源:江苏教研 点击数:8262次 更新时间:2016-11-22 18:29:12
当前网址:分享网址复制

说课议课系列:吴学录-田同标名师课堂《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点评

素材:教学设计下载   课件下载   学案下载

各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感谢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把本次活动安排在东台市第一中学进行,感谢省化学教研员赵华教授亲自主持今天的活动,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专题直播栏目,为我们广大化学教师组织提供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学习、研讨、交流的机会。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是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四第一单元的内容,作为高一年级起步的化学必修课程,从教材内容安排顺序看,经过从海水中获取的化学物质、矿物中的化学物质的学习,再到生产生活中的硫、氮化合物的学习。脉络清楚,就是让学生认识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物质,从感性到理性进入高中化学。这是本册教材的最后部分,前面学习的氯溴碘等物质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对本课学习内容有很好的知识储备、观念建立、实验探究的准备功能;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对后面的元素化合物的专题学习和实验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课的教学中,田老师在充分研读课标、研究教材、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对这节课进行了自己的思考,设计基本思想和思路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学习化学的终极目标是改善人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实际创设学习情景,引出化学问题,体现了问题化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带着热情和好奇心进行探究活动学习,体现了化学探究的意识。

  本节课研讨的主题是“关注学生实验探究设计能力的提升”,下面谈谈对本节课几个方面的分析与思考。

一、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

  2016年,教育的热词应该是“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

本节课蕴含的化学学科素养丰富,我们可对应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SO2的不同性质,认识其性质多样性,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其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变化观念,二氧化硫的溶解、漂白、与碱溶液反应等,要求我们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其不同变化。3证据推理,本课的学生实验,要求基于证据对二氧化硫的各种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应用等科学实践活动,本课的“拓展提升”部分,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体现合作,提出自己的见解。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本课中的实验探究,证据推理,二氧化硫的利害分析,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体现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的意识;有关教学实验设计,体现了绿色化学观念。上述素养的培养,立足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体现了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和方法;从实践层面激励创新,推动化学学习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

“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课改,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对我们广大教师明确提出了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化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的,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

  与此相适应,应形成新的评价观。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与学的质量评价,倡导“教、学、评”一体化,以此评价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促进每一个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更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教学基本定位,应成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促进我们教师化学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课堂教学5的真正转型。

二、基于学生实验探究设计能力的教学设计

  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对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通过实验进行证实或证伪,其中制定实验计划是实验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假设或猜想的具体化和程序化。对于化学实验来说,制定方案或计划就是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能力是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究过程中最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

  本节课的设计以“干红中SO2的作用”为背景,并由此引出相关问题,设计展开五个小组活动:1:验证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SO2易溶于水。2:验证二氧化硫水溶液呈酸性,验证实验方案并测定SO2水溶液的pHSO2水溶液中加石蕊试液。3:验证SO2水溶液与BaCl2溶液的反应及双氧水氧化作用下的变化,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可能途径。4:探究SO2的漂白性,学生实验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分析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5:拓展提升实验。取少量溴水,滴入二氧化硫水溶液。少量NaOH溶液,滴入2—3滴酚酞,再滴入二氧化硫水溶液。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者教学意图明确,通过一些情境的创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沿着预定的路径,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反应、用类比迁移等化学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使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并概括出探究实验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方案;讨论和完善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从“关注学生实验探究设计能力”的视野,我以为还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一是实验探究侧重点在设计,谁是设计的主角?当然是学生,教师往往担心时间紧张,而主导太多,这样学生设计成了配角,担当实验操作员的角色重了。二是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功能、分析、表达是有区别的,结论的已知与未知,推理的证实与证伪不同。本课大多是先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后验证实验,猜想少了,探究意味不是很浓。三是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应该是学生自主思考设计实验的自然总结,本节课教者进行了归纳,我以为学生如果以本课的设计体验,还难以完成抽象的概括。是否可以精简有关实验,腾出时间进行重点探究实验的设计,会让学生感悟更深。当然就本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这一要求是比较高的。

问题是实验探究教学的起点。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进行化学实验设计的机会,使学生在化学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初步掌握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从问题提出、猜想假设、制定计划、实验设计、实际操作、数据处理到理论推导、归纳总结尽可能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来完成,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引导。其次,营造氛围,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有针对性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保证实验探究活动的全员参与,能对别人的猜想与假设及实验方案发表个人的看法,这样的交流与论证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开阔思路,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对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

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不能成为形式,重在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实验分析,收集筛选证据,分析证实或证伪,得出结论,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评价和反思,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目的。

三、基于师生互动提升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

  田老师精心设计了以实验活动为主线、以师生交流为特点的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实验 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地开展课堂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通过生活化的化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以干红中含有SO2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SO2形成酸雨、漂白纸浆贯穿其中,再以百度检索干红中SO2的作用收尾,从头到尾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来源于生活。这样,在学生眼里,化学就不再仅仅是元素符号、方程式,化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化学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通过详略得当的处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SO2在生活中的正面作用,客观认识SO2形成酸雨等负面影响,强化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式实验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把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田老师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未知,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亲自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设计开展的小组活动功能各异:二氧化硫可溶于水的实验,既环保,现象很明显。生成了酸性物质,再通过类比CO2推理其化学性质。SO2BaCl2不能反应,但溶液混合却有沉淀,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推测SO2具有还原性,并利用H2O2溶液进一步验证SO2的还原性。这符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通过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分析SO2与氯水漂白原理的差别。通过两个拓展实验,设计实验证明猜想,让学生明白褪色实验背后的不同化学原理。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基础上,使学生充分显示思维过程,在知识辨析和归纳总结后,让学生逐步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本堂课的探究活动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给学生以广阔的参与空间,又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通过优化教学结构,提升课堂整体效益。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核心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过程,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详略处理。如重点讲了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和漂白性,设计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将以往采用SO2气体进行的实验,改为SO2水溶液进行实验。增加小气球密封等,以降低污染。本课以学生为中心,小组为单位,实验探究由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聚集每个成员的智慧,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思考交流,在师生互动中,树立了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符合我们盐城市倡导的“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从本节课的实际教学过程观察,学生化学基础好,训练有素,理解到位,实验能力强,在田老师问题情境的指引下,讨论热烈,学习进程稳步推进。学生在乐学、学会、会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呈现的课堂教学简约化、精致化。提升了教学效率、效益。

纵观本课,师生互动好。问题化的答问是多的,互动的频次是高的,节奏是快的,知识的递进性是清晰的。从师生互动与思维深化来要求,不足的地方我感到问题的思维深度与容量不够,有些地方教师启得过多了点,学生思考少了点。纵观全课,这节课太顺畅了,让人感到意犹未尽,师生之间如果多一点思维火花的碰撞就更好了。此外还有些细节方面还可完善,如有些提问的方式、点评的用词、有些药品的介绍与使用、有些设计的安排等。如以干红中含有SO2开头,以SO2在红酒中的作用收尾,做到了首尾呼应,但如果最后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对“SO2能在红酒中做防腐剂、抗氧化剂”原理恍然大悟,效果就更好了。社会上利用SO2不当防腐危害健康的案例也应提及。另外空气中SO2的来源和防治酸雨等内容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没有呈现,可以探讨。  

感谢田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节学生活动丰富的实验探究课。在教学过程中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驱动,阶梯式逐层推进,逻辑性地呈现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助力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教学思路清楚、情境创设独特、实验设计精心、师生交流顺畅。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活动组织有序,积极开展科学探究,培养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思维意识,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教改的要求。

  谢谢大家。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2016.10.22

下载地址
[请登陆会员下载]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说课议课系列:吴星教授点评王峰老师《化学反应限度》一课《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思考 下一篇:江苏优课评比:高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王新祝
 
  友情链接
新疆教科院中学化学资源浙江省教研室中国教育部新疆教育厅化学资源网江苏教研室温州教育网
阿克苏化学网  主办单位:阿克苏地区高中化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  阿克苏地区初中化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  2016-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报送邮件:705182561@qq.com 电话:13057780019 浙ICP备16020322号 技术支持:拜城教育局电教办阿地力
 学术交流QQ群:421563336(注明学校+名字)